4379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2015-1-11 18:41:24

1435

主题

1520

帖子

7386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73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
戏聊神农架山村饮食文化

[复制链接]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有人说饮食文化是隐藏于民族灵魂中的一个符号,有认识事物、理解哲理、寄托良好愿望、表现心理内涵的作用。“饮德食和,万邦同乐”,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识。
        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在世界上享有盛誉。可以说是“食”被天下.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,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。孙中山先生在其《建国方略》一书中说:“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,事事皆落人之后,惟饮食一道之进步,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。”看来饮食文化是一种国粹。
        我认为饮食就是“吃饭”,俗话说叫“填肚子”,指的是一个“吃”字,形式比较原始,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,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。然而人们非要把它同文化扯到一起不可,我也没有办法。
        饮食既然是一种文化,那就有南北之分,雅俗之别,地域之异。神农架人也吃饭,理所当然就有他的饮食文化。
        神农架东西连巴楚,南北分江汉,是一块风水宝地。东边的荆楚文化、南边的巴蜀文化、西边的秦汉文化、北边的殷商文化,还有古代被贬的帝王将相,江汉平原的移民都看中了这块地方,争先恐后地拥到了神农架。神农架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。不仅各民族人民都成了亲戚,文化也成了“大杂烩”。饮食文化也受到冲击,变得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,找不到自己“姓”什么了。然而在偏僻的山村,饮食文化还是纯洁的。它凭借天然屏障,仍然顽强地抵抗着,保持着自己的清白,坚守着最后一块净土,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        神农架山民们在饮食方面有自己的信仰,就是“不管东西南北风,咬定‘本色’不放松”。什么“沙拉、色拉、鸡沙拉、比萨”等,不管它是美国的,还是德国的,全然不予理会。
        现在神农架旅游成了热门话题。到神农架旅游的人除了观赏风景回归自然外,还想了解一下神农架的饮食文化,找一找返璞归真的感觉。
        村民们便纷纷搞起了农家山庄,既展现了自己的饮食文化,又还可以弄点收入。“生意好不好,只听狗子叫”。哪家的狗子叫得越欢,说明哪家的生意就越好。有时也不全然,狗子也变得“聪明”起来了。来的人多了,司空见惯,只是摇摇尾巴表示自己尽到了看家的职责,意思意思就行了。它相信来的都是革命同志,不会有小偷小摸。如果叫的不好,不仅累,还要挨主人的打。干脆到一边图个清闲。倒是土鸡惶惶不可终日,整天提心吊胆。狗一叫它就跑,鸡犬就是不相闻,对客人敬而远之。即便是这样,也都死于非命,没有一只是寿终正寝的。
        主客见面后,先是上一支烟,泡一杯茶,寒喧一阵,说一些不咸不淡,无关紧要的话。诸如:客人说,你们这里的风景好美呀,空气新鲜,负氧离子多,可以长寿。主人家则谦虚地说,我们家里穷呀,寒酸呀,贵客来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,有好客无好东。你不要看这些话,好象不关大局,实际上是联络感情,拉近距离,加深印象的前奏,为后面的“吃”打一个“伏笔”,做一个“铺垫”。
        客房里没有豪华的陈设,只有一个土火炉,既可以取暖,又可以煮菜。座位也没有许多讲究,也不需要以右为尊,不分级别大小,不分男左女右,不分长幼辈份。大家围着火炉坐下,就开始办“正事”。起初大家还不习惯,多少还讲点礼节,讲点客套。酒过三巡,菜上五道,尤其是主人家开始敬酒,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。如果说烟可以打开局面,那么酒就可以打破界线。无论你级别有多高,年龄有多大,辈份有多长,主人家敬的酒一定是要喝的。一来要表示尊重,二来表示心意。于是大家都放松警惕,也放开了酒量。到后来也就被“同化”了,融汇在这山光水色之中。干脆来呀来个酒啊,不醉不罢休。也不管菜是荤是素,高蛋白的还是粗纤维的,也不问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,统统倒在火锅里,来个“一锅煮”。既有民主集中意志的统一,又有个人心情舒畅。在一片哇噻声中,所有的工具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。一时间,觥筹交错,杯盘狼藉。年长的忆苦思甜,年轻的畅谈理想;善唱的一展歌喉,善跳的手舞足蹈。且将他乡作故乡,直把杭州当汴州。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。
        最能体现神农架饮食文化的要数逢年过节杀猪宰羊的时候。那时节,要把亲朋好友接来叙家常,也要把村长、支部书记等父母官请来“扯猪尾巴剪彩”。于是全家老少齐动员,亲朋好友齐动手,先把猎物缉拿归案。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,虽然没有明确地分工,大家都很自觉,工作起来有条不紊。小孩们便围着屠夫,想证实一下“死猪不怕开水烫”这句话是不是对的。
        自家人在一起进餐,做菜很简单,在烹饪方法上,没有《梦粱录》所录的蒸、煮、熬、酿、煎、炸、焙、炒、燠、炙、鲊、脯、腊、烧、冻、酱、焐、火、鸟那么烦琐,以熟为标准。厨师只有一个人,编制也不多,机构也不复杂。没有《周礼注疏·天官冢宰》中有“膳夫、庖人、外饔、亨人、甸师、兽人、渔人、腊人、食医、疾医、疡医、酒正、酒人、凌人、笾人、醯人、盐人”等条目和那么多的专职人员。多余的人该打牌的打牌,该抽烟的抽烟,人多了反而要翻船。吃饭时没有“割不正不食,席不正不坐”的讲究,更没有 “有盛馔,必变色而作”肃然神情,一切都那么和谐,那么自然,毫无娇柔做作。
        一切程序结束后,开始上桌共同享受劳动成果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官敬酒。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,攘外才能安内。只有把客人安顿好了,搞“达标”了,才好搞“窝里斗”。“达标”就相当于搞检查、搞验收。虽然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,也没有令人头疼数据,但也有一个尺度。那就是“说话舌头打转,小解就地画圈”,走一步退三步。有“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”之感。能够在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时候,回到快乐老家就可以了。
        这里要说明一下,神农架敬酒与外地不同。敬酒自己必须先喝,客人后喝。据说是唐中宗李显“发明”的。唐中宗李显在神农架只做了两件事。第一件是为了当皇帝。祭拜神农氏时,在神农架修了一座九级八棱塔,可惜在文革时期惨遭不幸,但遗址尚存。第二件是发明了“敬酒”。因为其贪生怕死,就连喝酒也要别人先喝,证明酒里面没有毒,自己才喝。不过这一“发明 ”,一直沿用至今,多少也有点历史了。
        把客人安顿好了,内讧就开始了,一环套一环,有如行云流水。有老子和儿子划拳称“哥俩好”的,有儿媳和公公对拼的,有叔嫂调侃的,有妯娌相互揭短的,不亦乐乎。不搞请菜不奉菜,也不搞敬酒不劝酒那一套,共同致力于开创“酒席上无大小”的新局面。其乐融融,其情陶陶。
        有人说,神农架山民的这种饮食文化是一种粗俗的表现,应该摒弃,但我不这样认为。饮食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,其实也是多元的,八大菜系就是佐证。饮食文化如同中国的语言,你讲湘方言,就不让别人讲闽方言?州官可以放火,百姓就不能点灯么?我大碗的喝酒,大口的吃肉,碍你什么事?再说,神农架山高气候寒,不大碗喝酒,如何除寒解乏?又不能乘车到城里洗脚捶背搞按摩。不大口吃肉,如何下田做生活?太阳出来了你能帮我爬山坡么?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        事实上,神农架山民的饮食文化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:一是吃个实在,以便劳作;二是吃个氛围,以示和谐;三是吃个直爽,以结感情;四是吃个舍得,以表诚意。此亦无它,惟此而已。至于“食饮者,热勿灼灼,寒勿沧沧”, “怒后勿食,食后勿怒”等养生之道,现如今暂且不论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鄂ICP备14017416号-1.©2014-2021 野人网-
    GMT+8, 2024-9-29 08:16 , Processed in 0.094437 second(s), 32 queries .